close
在書展,遇見上海的多彩與動人

8月21日,歷時7天的2018上海書展在上海展覽中心落下帷幕。15萬餘種圖書、500多種首發新書、100個分會場、1150餘場閱讀文化活動,讓市民讀者在今夏共享瞭一場精彩的文化盛會。

7天書展,一個純粹的關於書的節日,全城赴一場關於書的約會。走過15年的上海書展,已成為中國書業具有獨特影響力的品牌盛會,也展現瞭上海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積淀、濃鬱的閱讀氛圍。上海書展已經成為打響“上海文化”品牌的一張閃亮且獨具魅力的金字招牌。

遇見靜電排煙機推薦讀者

——讀者,是上海書展的最大財富

業內有種說法,偏艱深高端的大部頭學術著作隻“敢”在上海書展辦首發簽售會。年年來到上海書展坐鎮“二十四史”修訂本首發式的中華書局總經理徐俊對此深有感觸。在他的眼中,這個“敢”字背後,是上海書展所呈現的讀者對“書”的巨大熱忱。

8月19日中午,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中心活動區,點校本《宋書》修訂本首發式現場,等待簽售的隊伍早已蜿蜒上二樓。從2013年修訂本《史記》在上海書展首發,此後每年書展,陸續問世的《舊五代史》《新五代史》《遼史》《魏書》《南齊書》,包括今年的《宋書》,以及修訂本平裝本,都在上海書展與讀者見面。

“我們每年都選擇當期最重要的圖書放在上海書展首發,對中華版圖書的市場營銷有著明顯的帶動。‘二十四史’修訂本上海書展首發,已經不僅是我們出版工作的自身節奏,也已成瞭很多讀者的一種持續期待。”徐俊說。

始於2008年的“首發機制”是上海書展服務讀者、服務行業的重要發力點。“上海首發”緊扣時代之思、讀者之需,形成瞭持續的良性循環,為高質量新書提供最有力的推廣平臺,也成就瞭上海書展的獨特性和吸引力。

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展臺,書展7天,銷售碼洋超過100萬元;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《芯事——一本書讀懂芯片產業》回應公眾對芯片行業的關註,書展首發後短短一個多小時銷售1000餘本,成為今年書展的銷售明星;京劇如何激活傳統、融入時代,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傢尚長榮來到書展,分享幾十年的藝術感悟;在《拂去塵沙——絲綢之路新疆段的歷史印跡》中,隨作者來到文物考古的現場,撿拾歷史的碎片……

“再大的風雨聲也擋不住讀書聲,知識的殿堂為你打開大門。”一位連續多年參加上海書展的資深出版人寫道。他說,上海書展最美的一道風景線依然是熱情的讀者。看著那麼多讀者冒著靜電油煙處理暑熱、頂著暴雨,排著長隊等候購票入場,每個出版人的內心都會一再被打動。

遇見新知

——文化,是上海書展的底色

“很久以來,我渴望來上海旅行,但一直沒有時間,直到我動筆寫作一部與中國近代歷史有關的小說。”8月14日晚,黃浦江畔,瑞典作傢皮特·恩格倫用一段小說般的開場白,將人們帶入2018年上海國際文學周的主題“旅行的意義”。來自全球的28名作傢、出版人和學者,用各國語言講述故事,分享他們的旅行記憶。

作為上海書展的重要品牌活動,上海國際文學周自2011年創辦至今漸具國際影響力,因其凸顯文學的跨文化交流,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大碼頭。“今年的文學周以‘旅行的意義’為主題,願靜電機推薦|靜電機推薦廠商以註視向我們置身其中的世界垂詢、問候和致意。”上海市作協副主席、作傢孫甘露介紹。

上海是一座充滿文學傳統和底蘊的國際文化大都市。文化,是上海書展最鮮亮的底色。15歲的上海書展早已告別瞭數字崇拜,努力營造立體“文化場”。

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。“治理什麼樣的國傢,怎樣治理國傢?”中央黨校原副校長、國傢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君如說,他將自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心得寫下來,深入思考國傢治理的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關系的制度安排,同時盡可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,希望幫助更多人“讀懂中國”。由中國外文局與國傢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共同策劃推出的“讀懂中國”叢書,邀請中外著名學者一同參與,講述中國的發展奧秘,在上海書展引發熱烈關註。

《共產黨人的必修課——〈共產黨宣言〉十問》《馬克思的20個瞬間》《上海改革開放40年大事研究》……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一系列主題出版物同樣熱度十足。

今年書展還進一步優化國際出版展區的品類,中國國際出版集團特設300平方米展位,重點展銷習近平重要著作翻譯圖書、中華傳統文化圖書等。

遇見城市

——閱讀,豐富一座城市的色調

趙之謙、吳昌碩、趙叔孺、王福廠、錢瘦鐵、鄧散木、方介堪……這是一串閃閃發光的名字,每一個名字,都和上海有關,他們的創新探索使得以上海為中心的“海上印壇”成為全國的篆刻創作中心,並一直引領篆刻的發展潮流。

上海書畫出版社社長王立翔說,據不完全統計,先後有近二百位兼擅書法篆刻的藝術傢在上海留下活動記錄,這可以說是明清以來印學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,由此堅定瞭出版《海派代表篆刻傢系列作品集》的設想,將海派篆刻一代風流盡數收編,大規模展現海派篆刻傢風格、成就和影響。歷時近4年,《海派代表篆刻傢系列作品集》在今年的上海書展與讀者見面。“我們希望打造海派藝術的出版高地。”王立翔說。

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推出的“海派文化地圖”叢書,仿佛鋪陳一幅幅海派文化畫卷,將上海各區的海派文化特色資源和代表人物盡收筆下,從中可以深度領略上海的都市風情和海派文化的魅力。

上海書展,是由上海這座城市和上海市民共同描摹、塑造的。海派文化、紅色文化,上海書展也是一面鏡子,折射出這座城市的多彩光芒,透出一座城市的性格和氣質。

上海書展的熱鬧背後,是滿城書香的支撐。78傢滬上實體書店、16傢區級圖書館、6傢農傢書屋組成的書展分會場舉行瞭百餘場活動,編織出美麗的書香地圖,成為書展向日常生活延伸的觸角,進一步提升“書香滿城”的地域和人群覆蓋面。其中,設立農傢書屋分會場為今年上海書展首創。

這是一座悅讀之城、人文之城。徐匯區依托區、街鎮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以及匯悅讀書香聯盟,組織舉辦閱讀活動50餘項;松江區積極開展各類讀書活動共計43場;虹口區推出“彩虹書單”發佈第一季“紅”,選取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》《共產黨宣言》等5本圖書,配送至各個公共閱讀空間……書展將朗讀會、品鑒會、新書分享會等閱讀活動配送到遠郊農村的人群,他們的瑯瑯書聲也成為全城“閱讀和聲”的重要聲部之一。

“在展館空間和辦展規模受到客觀條件限制的情況下,上海書展如何適應廣大讀者日益提高和更加多樣的閱讀需求、如何保持活力、如何提高專業辦展能力水平,是我們一直在認真思考的問題。”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說,上海書展走過瞭15年的創新發展之路,始終堅守“品質辦展”理念不動搖。著眼今後,上海書展要繼續秉持這一理念,更執著於為讀者提供高品質出版物和高質量的閱讀活動。

“讀書提升個人修養,塑造城市氣質,增強文化底蘊。”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說,上海書展作為促進全民閱讀的重要平臺,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持高尚文化追求,把各項閱讀活動辦得更有聲勢、更有參與度、更有影響力,讓書香潤澤更多市民、滋養城市文脈,為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、全力打響“上海文化”品牌作出更大貢獻。

靜電機


4CE669591D7BE319
arrow
arrow

    tpnonylofqu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